來源:《中國科學報》
發布時間:2021-12-30
本報訊(記者卜葉)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耿旭輝、關亞風團隊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第II類小型熒光檢測模塊(mFLD)的研發”,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項目綜合績效評價。該團隊研制出mFLD,并在多種檢測儀器上成功開展應用。
mFLD作為關鍵部件,被廣泛應用到熒光檢測儀器中,對化學污染物、致病微生物等進行檢測。該團隊研發的單通道mFLD通過第三方檢測,結果顯示,其對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限為10納克每升、對熒光素的檢測限為2.5納克每升,并具有體積小、功耗低、重復測量誤差低、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長等優勢。同時,該單通道mFLD也通過了環境試驗、安全性測試和可靠性測試。
團隊將該mFLD作為關鍵部件,應用在多種檢測儀器上。聯合研制出恒溫熒光檢測儀,與非洲豬瘟病毒Lamp檢測試劑盒結合,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的檢測限為1copies/μL,達到同類儀器國際先進水平;聯合研制的手持式毒品熒光快檢儀通過了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第三方測試,對嗎啡的檢測限為1納克每毫升、誤報率為4%、總分析時間為306秒,可用于公安、邊防一線緝毒現場對毒品的快速檢測。
以下是該媒體報道地址: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12/367506.shtm?id=367506